11月12日下午,艺术学院王宇老师在东221教室成功举办“音乐科技与项目化教学的思考”学习分享会。此次分享会源于王宇老师2025年暑期以来参加的一系列高水平学术活动思考。他着重围绕“传统教学模式向项目化转型——音乐科技” 这一主线,系统向艺术学院音乐学与舞蹈学专业教师详细分享了在外学习后对教学理念重构与音乐科技前沿的深刻思考。
王宇教师近期参与活动 |
城市 |
日期 |
活动名称 |
上海 |
2025.07 |
中国好创意全国数字声音景观专项赛——上海音乐学院“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新时代音乐数字媒体产业人才培养研讨会 |
广州 |
2025.09 |
备战第八届青教赛实战能力拓展暨教学创新水平提升专题指导工作坊 |
南昌 |
2025.11 |
中国大学生“区块链大赛”——高校人工智能与音乐科技教育国际研讨会 |
上海 |
2025.11 |
同济大学“疗愈无边界”艺术疗愈国际研讨会 |
汇报中,王宇老师引入“十个有没有”的教学反思框架与较为前沿的BOPPPS教学模式设计,强调艺术教学应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他提出,当前教学改革应注重教学资源的系统整合与教学环节的精细化设计,推动信息化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
在音乐科技与项目化教学部分,王宇老师指出,音乐科技是拓展艺术表达与教学边界的重要路径。他以上海音乐学院课程改革为例,介绍了音乐编程、声音设计等课程设置理念,强调OBE教育理念与项目化教学(PBL)的结合,提出“以成果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设计思路。
现场,王宇老师展示了指导学生创作的获奖作品《天工开物》,并围绕教学中存在的“技能与创意脱节”等问题展开反思。他进一步提出“音乐赋能科技,还是科技赋能音乐”的核心议题,为学院探索复合型艺术人才培养路径提供了前瞻性视角。
整场汇报搭建了从前沿理念到学院实践的桥梁,其丰富内容与前瞻视野,既激发了教师群体的思想碰撞,也为艺术学院音乐学舞蹈学专业教师后续探索音乐舞蹈与人工智能、声音景观设计等音乐科技方向的跨学科教学实践,指明了可行路径。
撰稿人:王宇
一审:潘佳
二审:张栗娜
三审:张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