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静好,只因有人曾为我们负重前行。10月18日,8名艺术学院青年志愿者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走进了南山公园敬老院开展“情系敬老院,温暖老人心”活动,用青春的力量,点亮银发时光。

下午2点半,志愿者们迅速分组,各司其职,走进爷爷奶奶的活动区或老人的房间。在走廊和房间里,志愿者们围坐在老人身边,像家人一样捞起了家常。他们耐心倾听老人们讲述过去的峥嵘岁月和生活中的点滴趣事,时而点头微笑,时而轻声回应。一抹笑容在老人脸上绽放,一份温暖在志愿者心中流淌。这一刻,倾听成为了最有效的沟通。

志愿者在倾听的整个过程中,目光始终与老人交汇,用坚定的注视告诉老人:“你的故事,我无比珍视。”即便老人因激动而言语不清,逻辑混乱时,志愿者也没有丝毫不耐,只是用更柔和的目光和更专注的姿态,去梳理和接纳那些碎片化的珍贵记忆。这一刻,陪伴成为了最长情的告白。而志愿者成为了输送情意和暖人心的小太阳。

午后庭院内,志愿者们主动牵起奶奶们的双手,缓步前行。风声掠过树梢,代替了所有的交谈。一份轻飘飘的重量和全然的信任便通过那交握的手,传递到志愿者身上。他们就这样牵着手,在午后的阳光里缓缓前行。没有太多的言语,所有的交流都汇聚在那紧密相贴的掌心里,他在告诉她:“奶奶,我会扶稳您。”而她则在回应:“孩子,我把自己交给你了。”

当看到爷爷们无法弯腰穿袜子时,志愿者立马蹲下身动作轻柔得像是怕惊扰了时光。小心翼翼地将爷爷那略显浮肿的脚从拖鞋里托起,动作虔诚得像是在对待一件古物。在这个过程中,爷爷一直默默的看着。当志愿者微凉的指尖偶然触碰到爷爷的脚背时,他枯瘦的小腿肌肉会不自觉地微微抽动一下,但脸上却是全然放松的信任。

暮色渐合,敬老院的轮廓在夕阳中渐渐柔和。我们收拾好东西,在门口与老人一一作别。或许这一刻情意变得具象化。此次敬老院之行,不仅是一次爱心奉献,更是一堂生动的社会责任课。九江学院艺术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关注老年群体,建立长效的陪伴机制,让这份温暖与责任不断延续,为构筑尊老爱老的社会风尚贡献我们的力量!
撰稿人:常鑫海
一审:欧吉葳
二审:李深
三审:翟骄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