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共青团工作 >> 正文

暑期“三下乡”:指尖邂逅蚕桑,青春绘就田园诗

发布者:学生管理科   时间:2025-06-24    点击:0次

在江西抚州市乐安县的广袤田野间,成片的桑林随风轻摇,沙沙作响,这里的桑蚕养殖基地正孕育着生命的奇迹。2025年6月24 日,九江学院艺术学院的志愿者们走进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用双眼捕捉桑蚕生长的点滴,以艺术的视角记录看蚕宝宝、摘桑叶的生动场景,开启了一场亲近自然、感悟传统的实践之旅。

清晨的阳光洒在桑叶上,晶莹的露珠折射出五彩光芒,艺术学院的志愿者们踏入桑园,立刻被眼前的景象吸引。郁郁葱葱的桑树层层叠叠,巴掌大的桑叶在微风中轻轻颤动,仿佛在欢迎这群远道而来的客人。

随后,在蚕农的指导下,大家手拿袋子,小心翼翼的采摘桑叶。“要选那些叶片肥厚、颜色鲜绿的,这样的桑叶营养丰富,蚕宝宝吃了长得快。”蚕农耐心讲解。志愿者们认真观察,逐渐掌握了技巧。他们踮起脚尖,轻轻捏住桑叶的叶柄,稍一用力,桑叶便落入袋中。采摘过程中,大家还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有的桑叶边缘被虫咬出了不规则的缺口,有的桑叶背面爬着小小的蚜虫。

带着新鲜采摘的桑叶,志愿者们走进了蚕房。一进入蚕房,一股淡淡的桑叶清香与蚕宝宝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只见一排排蚕架整齐排列,白色的蚕宝宝正趴在竹匾上,安静地享用着美食。它们蠕动着柔软的身体,头部有节奏地左右摆动,“沙沙”的进食声此起彼伏,仿佛在演奏一首田园交响曲。

志愿者们围在蚕架旁,目不转睛地观察着这些可爱的小生命。有的蚕宝宝只有小拇指大小,通体黝黑,活泼好动;有的已经长得白白胖胖,身体上的环节清晰可见,进食时专注的模样憨态可掬。大家拿出手机、相机,从不同角度记录下蚕宝宝的形态和动作。

一天的观察与实践结束后,志愿者们收获满满。为了推进助农乡村振兴事业,他们还将拍摄的照片、采摘桑叶、观察蚕宝宝的画面与优美的音乐结合,制作成宣传短片,发布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通过桑蚕文化与产业、生态、人才的深度融合,不仅能让古老的桑蚕文化焕发新生,更能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特色之路。

此次在乐安县桑蚕养殖基地看蚕宝宝、摘桑叶的经历,不仅让九江学院艺术学院的志愿者们近距离感受到了传统桑蚕养殖的魅力,也为他们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源泉。相信在未来,这些融入了田园气息与生命感悟的艺术作品,将成为传播桑蚕文化、助力乡村发展的独特力量,让更多人领略到乐安县桑蚕产业的别样风采。

撰稿人:常鑫海

一审:吴濛濛

二审:李深

三审:翟骄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