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共青团工作 >> 正文

暑期“三下乡”:探寻千年古韵,传承非遗之光

发布者:学生管理科   时间:2025-06-23    点击:0次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九江学院艺术学院“寻梦非遗,绘美流坑”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于2025年6月23日走进抚州市乐安县流坑村,开展非遗文化志愿宣传活动。团队成员们以青春之力,探寻千年古村的深厚底蕴,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流坑非遗文化绽放新光彩。

流坑村,一座被誉为“千古第一村”的传统村落,始建于五代唐昇元年间,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村落内明清古建筑群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达260余处,涵盖了祠堂、书院、民居、庙宇等多种建筑类型,每一处建筑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雕刻、彩绘、楹联等艺术形式精美绝伦,彰显着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走进流坑村,当地的讲解员向志愿者们讲述着流坑村的历史变迁、古建筑的建筑特色,以及非遗项目的起源、发展和艺术价值。大家深入流坑村的大街小巷,观察古建筑的造型、装饰图案,与非遗传承人交流,了解传统技艺的精髓。志愿者们还在古镇内参观了许多的非遗文创,非遗的魅力实时令人惊叹。流坑古村的非遗文化丰富多彩,傩舞便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项。傩舞被誉为“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起源于原始农耕文明时期的祭祀仪式。

为了进一步扩大流坑非遗文化的影响力,团队还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宣传活动,成员们拍摄了多部关于流坑村古建筑、非遗项目的短视频及照片,在多个平台发布。这些短视频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示了流坑村的美丽风光和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新媒体平台的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到了流坑村这颗隐藏在江西深处的文化明珠。

此次九江学院艺术学院“三下乡”走进流坑村的志愿宣传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们深入了解了流坑村的非遗文化,还增强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了流坑村的非遗文化,为流坑村的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贡献了青春力量。未来,志愿者们也将继续关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让更多的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流坑村这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将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其丰富的非遗文化也将代代相传,绵延不绝。

撰稿人:常鑫海

一审:吴濛濛

二审:李深

三审:翟骄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