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训目的
通过举办本期班级心理委员培训活动,提高心理委员的思想认识水平,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体系,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熟悉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了解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初步掌握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应对措施;能在实际生活中初步识别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同学,运用一些简单的危机干预原理,引导同学寻求专业老师的帮助,增强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营造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氛围。
二、培训方式
1、以授课方式进行理论培训
2、以实操方式进行技能培训
3、培训结束后将考核成绩计入班干考评系统
三、培训内容
培训时段 |
培训内容 |
培训目标 |
第一期 |
班级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 |
明确心理委员的意义、职责、及个人成长 |
第二期 |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
了解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理论知识及大学生常见的各类心理问题 |
第三期 |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防御 |
了解大学生危机干预理论和应对策略 |
第四期 |
大学生朋辈团体心理辅导 |
学会运用心理学理论组织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活动 |
第五期 |
班级心理委员工作答疑解惑 |
正确解决班级心理委员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